今年對青海、新疆、甘南三處金礦的考察結束之際 ,總結實際情況,除青海某礦完全符合供初樣人敘述狀況外,新疆、甘南兩處讓人對供初樣人或供初樣公司敘述的感覺對礦山的無知,初樣樣品根本沒有代表性!為兩處礦山考察損失7萬余元,由此專寫一篇,當教訓汲取。也敬告朋友們在沒有確認礦石之前一定將送初樣的朋友的礦山敘述暫時當一種有趣故事聽!不要讓你的礦山感情隨他的故事翩翩起舞,等到真理到手后喜也悲也都在一瓶酒中!
不管是自己開采的礦石或別人開采的礦石,不管是自己生產或是與朋友合作生產,在生產之前必須對準備投資的礦石進行合理的采樣、制樣、分析、生產試驗,如果自己不會這些就請懂這些的人進行,以防樣品取偏失去代表性。
1、要在大堆塊頭大小不等、粒度偏差極大、礦石和幫石混雜不勻的礦堆里取到代表性樣是一個繁重的勞動任務,那絕對不是隨便拿的!
通行的取樣經驗是:宮格取樣法,也就是在礦堆的表面上每縱向與橫向兩米或三米(看礦堆大小來定,礦堆直線長10米以下取2米,以上取3米,再長取5米)的交叉點為取樣點取樣,取樣半徑一米左右(根據每個取樣點距離不同半徑也變化,半徑是距離的二分之一),首先在取樣前眼觀不同顏色的石頭有幾種,每種各占大致比例,然后根據眼觀的大致結果用礦錘、取樣鋼釬、取樣鎬、鐵鍬取樣30公斤左右(取樣點距離遠時最高取200公斤),所取的礦樣從眼觀和取樣點的眼觀效果基本一樣,這是有無代表性的關鍵和基礎,一定仔細觀察!如果礦堆厚度超過一米時,再在同一個取樣點深度方向按同樣方法再取一個樣,然后將所取樣分別粉碎到100目左右,進行四分法縮分成一公斤樣進行標號,縮分后的礦樣全部用粉碎機混合三到四遍,再按縮分法縮分成兩公斤進行標總樣號,標號后送分析。
2、分析時每個分樣和總樣分別粉碎到200目98%,每個分樣做3個平行樣,含量三樣平均,總樣做6個平行樣,含量6樣平均,將各分樣含量平均得到的含量和總樣含量比對,誤差在10%之內,說明樣品有代表性。
根據該方法取樣的可以說對自己和朋友完全負責和真誠了!
寫于2014年4月1日